首页| 新闻快报 | 校园生活 | 四六级| 考研信息 | 苏打实验室 | 资源下载 |  自习室查询 | 背单词| 校园贴吧
 传染病学重点    
 文件大小: 739.05KB
 文件类型: PDF编辑 + RAR压缩
 发布日期: 2017-02-14
 适用年级: 临床医学专业大三下学期
 资料来源: 原创
 下载次数: 14624
 推荐本资源分享到:
 资源相关信息  本站资源解压密码myncmc.com 
  传染病学重点
-
第一章 总论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2.感染类型:首发感染、重复感染、混合感染(同时)、重叠感染(先后)、继发性感染
3.感染过程的表现。
⑴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首先可被机体非特异性防御能力所清除。
⑵隐形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
微的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⑶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
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改变。
⑷病原携带状态: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以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
现任何的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
⑸潜伏性感染:又称潜在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
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
显性感染。
4.体液免疫:IgM:首先出现,但持续时间不长,是近期感染标志;
IgG:随后出现,并持续较长时期;
IgA: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的局部抗体;
IgE:作用于入侵的原虫和蠕虫。
5.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⑴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感染动物。
⑵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⑶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6.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⑴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⑵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
⑶症状明显期: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都通常获得充分的表现。
⑷恢复期:当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
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是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
的情形。
7.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⑴皮疹: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
 ……
 >>找历年真题,问考试经验,就在我的煤医校园贴吧<<  更多>>     
  贴吧数据加载中...
《医学影像学》模拟题
《外科学》模拟题
《神经病学》模拟试题
《实验诊断学》模拟试题

 
资讯搜索

最新下载
《医学影像学》模拟题 
《外科学》模拟题 
《神经病学》模拟试题 
《实验诊断学》模拟试题 
《CT.MRI诊断学》试题 
《中医学》重点总结 
《预防医学》重点总结 
《医学影像学》重点总结 
更多>>
  淘宝商城热卖
   联系我们 | 掌中煤医 | 自习室查询 | 我爱背单词 | 学生综合查询 | 访问统计 | Suda-Lab
Copyright © 2010-2024 MyNCM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加速乐
我的煤医 - 华北理工大学医学信息平台(原华北煤炭医学院信息平台) 
网站建设:木木   工信部备案:冀ICP备10001788号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