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习室查询  查成绩  校园贴吧

首页 > 校园生活 > 正文

《士兵突击》VS《兄弟连》(期末作业论文)
来源: 原创 点击数:9346

09年5月《中外文学比较》选修课期末作业论文
  
  《士兵突击》VS《兄弟连》
     200815120202  08级临床2班  张子木

  《兄弟连》用千吨炸药炸出了战争的硝烟,《士兵突击》只用了一颗子弹就射穿了人们的胸膛;
  《兄弟连》用血腥让观众们热血沸腾,而《士兵突击》用人性让无数读者潸然泪下。
  一群血气方刚、英气逼人的小伙子,他们本来都有自己的青春梦想和生活空间,他们本来互不相识。是战争让他们走到了一起,走进了美军伞兵E连,走上了与德军作战的欧洲战场。《兄弟连》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群血性男儿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生离死别的故事。
  因为他的笨,让全连人受累;因为他的认真,让全连为之感动;因为他的执着,让全团战士为之骄傲。虽然他的家乡祖屋在爆炸声中变成一堆瓦砾,却无法阻止他坚毅的军人步伐;善良的怜悯,并未使他忘记军人的职责,枪杀毒犯……他在种种困厄和磨难中百炼成钢。《士兵突击》让无数读者记住了他的名字——许三多。
  同为军事电视艺术作品,同样表现的是人类共同的一个优点——友情。但《兄弟连》与《士兵突击》在许多方面也体现出了中外文化乃至社会发展的差异。
  《兄弟连》与《士兵突击》首先体现了中西文化中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士兵突击》自始至终渲染的是“不抛弃,不放弃”,它记载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一个中国军人的传奇故事,书写了意气飞扬的军旅生涯,生死与共的成长岁月。许三多,这个“阿甘”似的士兵,在中国军队严酷的训练中百炼成钢,演绎了一则从乡村到军营的成长故事。而《兄弟连》最骄人的就是它的细节、真实与残酷,在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枪林弹雨中,友情在危难与利益面前所呈现的悲壮与脆弱。它使人们感到热血在胸腔中翻涌,撞击心壁;它告诫人们要忘却悲痛,继续前行。《兄弟连》带给人们许多对战争的思考及战争本身的矛盾,而《士兵突击》是在精神层面上给人以更多价值观上的东西。
  《兄弟连》与《士兵突击》也体现出了中西文化中不同的人生观。
  正如《士兵突击》导演康红雷所说,他之所以塑造许三多这样的人物是想“突出中国军人的特质:内敛、耐力和韧性。”他还说,“我们的部队需要内敛的、不哆嗦的人,但又不是像美国军人那样武装到牙齿的。”由此可看出,在中国人眼中的人生观,为人要像中国茶一样,茗似佳人、古朴含蓄,注重人性关怀。而美国人眼中,张扬个性,注重每个人的发展,鼓励个人突破则更为重要。就像这两部电视剧的安排一样,《士兵突击》以许三多主线,情节和视角基本上围绕一个人展开。而《兄弟连》每集的主角都在变化,有时是连长,有时是军士长,有时是战地军医,有时是作战参谋,有时是新兵,有时是老兵,如此安排,从多角度领略战争的残酷和不同人物的真实感受,全方位地表现主题。
  另外,《兄弟连》与《士兵突击》相比,我们也可看出中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是有差距的。
  《兄弟连》在情节设计上首尾呼应和对比随处可见,这种构思虽说简单,但见功力,表现力也很强。例如,战地军医尤金和一个女护士在巴斯托尼的后方医院相识,两个之间有一些微妙的情感,女护士在一次轰炸中被掩埋在废墟中,尤金没见到她的尸骨,只是从废墟中找到一片蓝色的丝巾,尤金把它放入怀中珍藏,而当他的战友在雪地中负伤时,缺少绷带的尤金抽出了那片丝巾,犹豫了片刻,尤金把丝巾绑在了战友的负伤部位,此时,战友兄弟情超越了一切,也给这片丝巾找到了最好的归宿。另外,仅仅是一个惨无人道集中营,就表现了纳粹的残暴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而国内影视剧在情节设计上普遍缺乏意味深长、小中见大的精巧构思。这体现了中国的传媒产业在影视编剧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很大。另外,《士兵突击》的音乐多是直接挖来的,而《兄弟连》则是专门制作的音乐。由此更可看出,国内影视产业化、全方位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总之,形成中外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差异也是精彩纷呈的。《兄弟连》与《士兵突击》作为缩影,为我们呈现了中外文化的美丽景观,引导我们走向中外文化差异的源头,启发我们思索中外文化的特质和精髓,促使我们相互借鉴、彼此“扬弃”,使“古朴含蓄”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张扬跃动”的西方文化相映,从而生成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图画。

 

附简答题:西方文化发展有八个时期,任选一个阶段,从文学、建筑、哲学等多发面简述这个时期的主要成就:
  
  西方文化发展可分为以下八个时期:西方文化的起源、西方古典文化的繁荣、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文化、西方文化的近代化转型、近代西方启蒙文化、工业化时代的西方文化、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化和战后西方文化。
  西方古典文化的繁荣时期又可分为:早期希腊文化、希腊古典时代文化的繁荣、希腊化时代的东西文化融合、罗马古典文化和古典文化的衰落与基督教文化的兴起。
  现对西方古典文化时代的悲喜剧代表作家与作品、建筑、哲学、科学的成就作简略阐述:
  希腊悲剧直接起源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仪式。它主要不在于写悲,而在于表现崇高、庄重、严肃的英雄主义思想。它大都采用神话传说题材反映现实社会的生活和斗争,突出人跟命运的冲突,表现反专制、反压迫、反侵略的民主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出现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他们的创作分别代表雅典奴隶主民主国家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俄瑞斯忒亚》三部曲、《俄狄浦斯王》、《美狄亚》等。
  希腊喜剧主要是政治讽刺喜剧,大多取材于当代现实生活,反映重大社会问题,讽刺抨击违背民意的当权人物和各种丑恶现象,以浓厚的现实性、鲜明的政治性著称。希腊喜剧的杰出代表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代表作《阿卡奈人》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两个阵营间爆发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为背景,通过雅典农民狄开俄波利斯与敌方斯巴达单独媾和,以及他与主战派将领拉马科斯的冲突,揭示了当时正在进行的内战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农民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的愿望。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古希腊的“柱式”,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
  古罗马的建筑风格的特点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从而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在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拱”屋顶。正是这种“穹拱”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特别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别。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古希腊哲学以泰勒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为代表。古希腊哲学认为万物的本质不是物质性的元素,而是一些抽象的原则,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是“数”,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派认为是“存在”,并认为“存在”是不变的,不生不灭的,运动变化的只是事物的现象。他们提出的非物质性的抽象原则,对以后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影响很大。
  古希腊科学方面,托勒密在天文学创立了地心说,统治欧洲天文学界1400多年;欧几里德创造几何学;阿基米德发现比重原理、机械学杠杆原理等,被称为数学之神;希波克拉底将医学和巫术区别开来,摒弃“神赐疾病”等谬说。古罗马创立了最早的法典《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第一部正式法典《狄奥多西法典》,《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又颁布了《学说汇纂》和《法学阶梯》,统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对欧美法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自然科学成就方面有老普林尼的《自然史》、科鲁麦拉的《论农业》、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人文科学成就方面有凯撒的《高卢战记》和《内战记》、塔西佗的《编年史》和《历史》、李维的《建城以来》。

返回

下一篇:考研调剂详解及过来人案例
上一篇:09年5月《公共关系学》期末作业论文


我的煤医Web站 | 回顶部
Copyright©2010-2015我的掌中煤医
工信部备案:冀ICP备10001788号
pc